创业者第三问:新子公司注册登记,很多老板娘们难上加难,注册登记资金核对啥最合适呢?
没人说,注册登记资金位数写得多大,越有脸面!
也没人说,注册登记资金要小股东分担职责,因此瘤果好!
因此,究竟注册登记资金填啥最合适呢?
先普及化下: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是子公司做为两个中国经济市场主体,对内声称的分担的职责大小不一!为何绝大部分的子公司都叫XX非常有限子公司或XX非常有限职责子公司?这儿的非常有限职责,指的是子公司的小股东对子公司的负债分担非常有限的职责,而职责的限额是子公司的注册登记资金。
《子投资顾问法》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新明确规定:2014年3月1日正式宣布推行注册登记资金所夺制。
理论上,除特定金融行业注册登记资金之外(比如说商业银行、保险业务、投资顾问、金融投资、典当行、中国投资、用工调派等二十三类金融行业),注册登记资金随便预设都是能的。注册登记子公司准入门槛减少,无须注册登记资金申请文件调查报告。但做为创业者团队,注册登记资金该考量短萼呢?
一、注册登记资金呢写圣埃卢瓦?
注册登记资金大的缺点(与此同时也是注册登记资金小——弊病)
A.注册登记资金大的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大,偿付潜能强;
B.子公司受到限制小,产业发展内部空间大;
C.客户认为子公司实力雄厚,增加机遇(合作及产业发展机会),特别是市场开发初期,资本大可加快子公司产业发展;
D.子公司形象好(给人的第一印象好),投标易取胜,尤其是一些采购单位用注册登记资金为投标供应商设准入门槛,为参与投标也需注册登记资金大点;
E.子公司信任度高,融资容易且贷款限额大;
F.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较多:落户政策、人才招聘、扶持政策及冠名政策等;
G.对同金融行业而言注册登记资金大更容易受青睐。
注册登记资金大的弊病(与此同时也是注册登记资金小——优势)
A虽说应收账款大,但是与此同时可能存在资金闲置且被工商局认为抽逃资金的风险也加大;应收账款大也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B注册登记费用、审计费用及缴纳的印花税也随之加大;
C子公司分担的法律职责与注册登记资金大小不一成正比;
D筹资难度大(如果子公司没有这么多资金,而要增加注册登记资金的话,或借款,或找代理子公司,筹资难度大,且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的可能性大);
E增资的手续比
较简单,但是减资的手续相当复杂;
F后期的账务处理难度较高;
G后期年检难度加大:税务问题经常会被税务局抽查;注册登记资金问题会被工商局抽查。
以上是关于注册登记资金大小不一对民营企业的利弊分析。相反,注册登记
资金越小的利弊与注册登记资金越大的利弊正
好相反。
二、注册登记资金多与少需要考量以下三个因素:
{!-- PGC_COLUMN --}1、考量金融行业需求、平台和政府部门前置、后置审批明确规定。
例如:
A.天猫、京东对入
驻平台的商家提出了标准:注册登记资金为200万以上;
B.互联网子公司申请ICP经营许可证时,ICP经营许可证要求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在100万以上;
C.建筑工程类的子公司涉及到后置手续建筑资质,因此注册登记资金要达到最低注册登记资金1000万;
D.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因涉及到后置房地产暂定级或四级资质,注册登记资金最低要求1000万;
E.大民营企业或政府采购都需要公开招标,一般会要求投标单位的注册登记资金不少于某个标准,如不低于1000万元、500万等。
2、注册登记资金越大,分担的风险/职责就越大
比如说:一家注册登记资金为100万的子公司,A占70%股权,因此需要出资70万。后来子公司经营不善,欠了1000万的外债。因此A最多只需用他70万的出资额来分担职责,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没关系了。但如果这家子公司的注册登记资金是1000万,A依旧占70%的股权,因此A就要分担700万的职责!
3、注册登记资金涉及到印花税
每年年底,民营企业要按注册登记资金和资本公积缴纳的万分之五的印花税。例如一家科技类子公司的注册登记资金是100万元,民营企业的印花税将是500元。
举个极端的例子,2016年,一家名为安徽玉龙地智慧餐饮的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为50,000亿元,(3个腾讯的估值),印花税将达到25亿元。因此那些想要伪装成亿万富翁的创业者土豪们要慎重了。
注册登记资金结合民营企业特点分析:
1.注册登记资金的大小不一与民营企业的规模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根据子公司需要,确定合理限额;
2.随着子公司的产业发展,不与此同时期对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3.根据不同金融行业和平台的需求,对注册登记资金的要求也不同——制造业比服务业要求的注册登记资金就多;
4.考量相关者利益,注册登记资金也有不同需求:例如投资者与债权人对注册登记资金的需求也可能不同。
因此,子公司注册登记资金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瘤果好,经营者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实力,所处的金融行业要求及经营特点,进行慎重选择,一定要具体分析,量力而行!预设两个合理的注册登记资金,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后面还会不断更新更实用的子公司专业知识干货,请继续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