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2021本年度肉类及饮用中药材
监督管理抽查组织工作研究报告
为介绍宿松县的肉类及饮用中药材安全可靠现况,及时处理肉类及饮用中药材隐患并确认环境污染不利因素的原产和可能将作者,并为采行科学合理有效率的保护措施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保证国民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可靠。宿松县消费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处委派检验政府机构积极开展了2021本年度宿松县肉类及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组织工作,并对监督管理抽查结论展开了预测。
宿松县消费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处2021年肉类及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工程项目总计顺利完成1060批号,当中肉类抽查590批号,饮用中药材抽查470批号。符合要求样本1029批号,不符合要求样本31批号,总体符合要求率为97.08%。
2021本年度宿松县肉类和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共牵涉29个肉类五大类,总计顺利完成1060批号样本。具体内容抽查原产情形请见表1:
表1. 2021本年度宿松县肉类及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情形
序列号
肉类五大类
总批号
符合要求
批号
不符合要求批号
符合要求率
不符合要求率
1
饮用中药材
470
454
16
96.60%
3.40%
2
餐饮肉类
179
169
10
94.41%
5.59%
3
糕点
54
49
5
90.74%
9.26%
4
粮食加工品
55
55
0
100.00%
0.00%
5
茶叶及相关制品
35
35
0
100.00%
0.00%
6
豆制品
33
33
0
100.00%
0.00%
7
调味品
32
32
0
100.00%
0.00%
8
水果制品
21
21
0
100.00%
0.00%
9
方便肉类
18
18
0
100.00%
0.00%
10
酒类
17
17
0
100.00%
0.00%
11
饮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17
17
0
100.00%
0.00%
12
蔬菜制品
16
16
0
100.00%
0.00%
13
饮料
15
15
0
100.00%
0.00%
14
淀粉及淀粉制品
14
14
0
100.00%
0.00%
15
炒货肉类及坚果制品
13
13
0
100.00%
0.00%
16
薯类和膨化肉类
11
11
0
100.00%
0.00%
17
保健肉类
10
10
0
100.00%
0.00%
18
速冻肉类
10
10
0
100.00%
0.00%
19
乳制品
7
7
0
100.00%
0.00%
20
水产制品
6
6
0
100.00%
0.00%
21
糖果制品
6
6
0
100.00%
0.00%
22
罐头
4
4
0
100.00%
0.00%
23
饼干
3
3
0
100.00%
0.00%
24
蛋制品
3
3
0
100.00%
0.00%
25
冷冻饮品
3
3
0
100.00%
0.00%
26
食糖
3
3
0
100.00%
0.00%
27
蜂产品
2
2
0
100.00%
0.00%
28
特殊膳食肉类
2
2
0
100.00%
0.00%
29
肉制品
1
1
0
100.00%
0.00%
合计
1060
1029
31
97.08%
2.92%
宿松县消费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处2021年饮用中药材抽查全部在流通环节顺利完成,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抽查环节牵涉生产、流通和餐饮,当中生产环节抽查123批号,发现5批号不符合要求;流通环节抽查744批号,发现16批号不符合要求;餐饮环节抽查193批号,发现10批号不符合要求。详情见下表。
表2. 2021年宿松县肉类及饮用中药材抽查任务各抽样环节抽查情形
任务类型
抽样环节
总批号
符合要求批号
不符合要求批号
符合要求
样本率
不符合要求
样本率
饮用中药材专项
流通
470
454
16
96.60%
3.40%
普通肉类
流通
274
274
0
100.00%
0.00%
餐饮
193
183
10
94.82%
5.18%
生产
123
118
5
95.93%
4.07%
合计
1060
1029
31
97.08%
2.92%
从抽样业态看,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场所牵涉超市、餐馆、成品库(已检区)、学校/托幼食堂、其他、快餐店、小食杂店、企事业单位食堂、小吃店,不符合要求率较高的场所为其他,不符合要求问题主要是餐饮肉类中的铝的残留量(干样本,以 Al计)不符合要求;详情见表3。
表3 2021年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各抽样场所原产情形
抽样地点
抽样批号
不符合要求批号
不符合要求率
其他
16
1
6.25%
餐馆
150
9
6.00%
成品库(已检区)
123
5
4.07%
超市
259
0
0.00%
学校/托幼食堂
22
0
0.00%
快餐店
2
0
0.00%
小食杂店
11
0
0.00%
企事业单位食堂
4
0
0.00%
小吃店
3
0
0.00%
合计
590
15
2.54%
从抽样业态看,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场所牵涉超市、农贸消费市场、菜消费市场、小食杂店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率较高的场所为其他,不符合要求问题主要是水产品中的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符合要求;详情见表4。
表4 2021年饮用中药材监督管理抽查各抽样场所原产情形
抽样场所
总批号
不符合要求批号
不符合要求率
菜消费市场
40
6
15.00%
超市
240
3
1.25%
其他
108
7
6.48%
小食杂店
68
0
0.00%
农贸消费市场
14
0
0.00%
合计
470
16
3.40%
2021年宿松县肉类及饮用中药材抽查发现的31批号不符合要求样本共牵涉餐饮肉类、糕点、饮用中药材3个五大类肉类,累计检出不符合要求31项次。详情见表5。
表5:肉类及饮用中药材抽查不符合要求工程项目原产情形统计表
序列号
肉类五大类
不符合要求工程项目(次数)
项次总计
1
饮用中药材
倍硫磷(1)、吡虫啉(3)、多菌灵(1)、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8)、甲基异柳磷(1)、噻虫嗪(1)、酸价(以脂肪计)(1)
16
2
餐饮肉类
大肠菌群(9)、铝的残留量(干样本,以 Al计)(1)
10
3
糕点
霉菌(5)
5
合计
31
2021本年度宿松县肉类及饮用中药材抽查发现的31批号不符合要求样本,共牵涉10个具体内容不符合要求工程项目,大肠菌群、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霉菌3个工程项目检出率较高。
1、倍硫磷。倍硫磷是对人、畜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效率,主要起触杀的胃毒作用,残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大豆食心虫,棉花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和水稻害虫。
2、吡虫啉。吡虫啉属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长期饮用吡虫啉超标的肉类,可能将对人体产生危害。肉类中吡虫啉超标的原因,可能将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3、多菌灵。化学名称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主要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水稻纹枯病、棉苗立枯病及甘薯黄斑病,以及由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引起的大田作物、蔬菜、水果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多菌灵农药残留的环境污染途径对作物施用农药,必然会造成农药残留在作物上,从而对作物造成环境污染,其环境污染途径比较广泛,这对于防止作物环境污染是很不利的,对肉类安全可靠更是没有保证,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
4、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计):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饮用恩诺沙星超标的肉类,可能将导致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将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淡水鱼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将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5、甲基异柳磷。是一种土壤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广谱、残效期长,是防治地下害虫的优良药剂,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饮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肉类,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6、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饮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肉类,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中药材中噻虫嗪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可能将是:部分菜农安全可靠意识不强,使用的农药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农户使用后导致蔬菜中噻虫嗪超标,或是在使用常规农药时,农药未过降解期就急于将农作物采收上市,造成了残留超标。
7、酸价(以脂肪计)。酸价则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也是衡量脂肪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饮用酸价过高的肉类,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肉类中酸价超标的原因,一是制造工艺问题,二是在市面上摆放时间过长。
8、霉菌是评价肉类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肉类中霉菌数是指肉类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肉类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肉类的营养成分,使肉类失去饮用价值,还可能将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饮用霉菌超标的肉类,可能将危害人体健康。肉类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将是原料发霉或原料、包装材料受到霉菌环境污染,也可能将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将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9、大肠菌群。使用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餐具,会引起腹泻、肠胃感染等。而一般情形下,造成餐饮具中的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二次环境污染,如餐饮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或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和温度。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肉类环境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肉类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环境污染的可能将性较大。
10、铝的残留量(干样本,以Al计)。铝具有聚集性,一经吸收后会进入体内大部分器官,主要大量积聚于骨骼,对大脑和肾脏也有损害,此外,铝超标对儿童的影响更大,不仅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来自国家肉类安全可靠风险评估中心的提示显示,尽管没有致癌性,但铝亦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铝还可通过与钙、磷的相互作用造成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出现软骨病、骨质疏松等。
铝的残留量(干样本,以Al计)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可能将是原料带入、违规使用、过程控制不严(如:加工过程机械环境污染,为了增加肉类的弹性及松软程度,在肉类中添加了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等)。
根据2021年宿松县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结论,宿松县肉类安全可靠形势总体良好。基于本本年度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组织工作的培训力度,增强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对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组织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组织工作能力;
(2)加大流通环节各抽查地点的监管力度、提高准入水平、排查风险,减少常规的大、中型超市的抽查,增加较偏僻地带小型食杂店、个体经营户等的抽查频次。保证符合要求产品投放消费市场,确保消费者饮用安全可靠;
为进一步积极开展肉类安全可靠监督管理抽查组织工作,提升组织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广大群众反映的肉类健康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强化肉类安全可靠的全程监管,建议如下:
(1)建议在当前良好的监管措施下,结合国家消费市场监督管理管理总局、安徽省消费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处等官网发布的重点不符合要求品类,下一年增加跟踪抽查任务,增加高风险品类的抽查批号,如糕点、油脂及其制品中的芝麻油、植物调和油、淀粉及淀粉制品中的粉丝粉条、餐饮肉类中的餐饮具等,提升问题发现率。
(2)建议科学合理制定抽查计划,根据宿松县实际情形,如根据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商超存在的产品等,制定抽查品种及抽查计划。
(3)建议全年任务均匀性抽查,以更全面的抽查体现抽样检验的代表性、靶向性和有效率性,保证肉类的质量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率的保证肉类安全可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