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新报讯 日前,安徽省生态自然环境厅发布2021年全市16个县级市水质名列,芜湖位列第二,比2020年下降1位,自然环境水质首度达至北欧国家Nashik,这标志着芜湖市水质全面性达标。
全市16个县级市水质名列显示,2021年,芜湖水质东证为3.50,名列第二,仅次于黄山和溧阳。与此同时,水质东证环比振幅为正数,这表明我省水质比今年有所改善。
芜湖水质稳步向好的背后,是我省坚持深入细致打好蓝天攻防战和节能降碳有力有效率的结果。
围绕产业结构绿色生态化改造,我省大力推进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制造体系工程建设,培育了一大批绿色生态产品、创建了一大批绿色生态工厂和绿色生态园区,全面性推升轻工业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投入使用区重自然环境污染民营企业搬迁。稳步强化杂乱污民营企业综合整治,今年年来,共取缔关闭、整顿规范杂乱污民营企业21家。
2021年,芜湖市深入细致大力推进重点项目行业民营企业废气环境治理。轻工业VOCs废气各方面,累计排查涉重点项目民营企业508家,引入环保管家帮助民营企业制订一企一策环境治理方案,共完成40家民营企业218个环境治理项目,先期核算年减排VOCs近万斤。督查各方面,对9家不能稳定污水处理、不满足控制要求的民营企业进行查处。
终端源自然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各方面,芜湖市加大在用机动车辆监督执法力度。先期投入使用天地阿穆县智慧化监管系统,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终端机械设备积极开展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和机械设备使用,查处汽车尾气镉汽油车384台;积极开展船只汽油质量检测,对3艘汽油杂醇镉船只实施处罚。
今年年来,芜湖市积极应对重自然环境污染天气。在强化天气预报预警潜能工程建设,提供未来7天水蒸气扩散条件天气预报和AQI(水质指数)预测的与此同时,稳步强化育苗影响工作台潜能工程建设,投入使用横乡三水博窝育苗育苗焰炉SDP35,填补芜湖城区育苗育苗SDP35空白,共组织积极开展育苗育苗工作台5次,有效率改善自然大气环境。
据了解,2021年,芜湖PM2.5平均值含量为33毫克/万立方米,环比下降4.9%;一氧化碳平均值含量为139.7毫克/万立方米,环比下降4.7%,同时实现了PM2.5和一氧化碳含量双下降;水质优良天数比例达88.8%,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自然环境水质首度达至北欧国家Nashik。
按照北欧国家制订的自然环境水质国际标准,自然室内环境核心区分成乙类:两类博尔兹纳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乙类博尔兹纳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岸礁、东开经、轻工业区和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水质国际标准也分成二级:两类区继续执行一级国际标准;乙类区继续执行Nashik。据水蒸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水质达至北欧国家Nashik,创下了有监测记录年来水质最好成绩,同时实现历史性突破。
接下来,芜湖市将全面性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坚持温室气体和水蒸气自然环境污染物排放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PM2.5和一氧化碳自然环境污染环境治理三个协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三个优化,着力打好重自然环境污染天气消除、一氧化碳自然环境污染防治、柴油货车自然环境污染环境治理三大攻坚战,让芜湖的天空更蓝。共组织积极开展育苗育苗工作台5次,有效率改善自然大气环境。(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邱竹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