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才刚出苗,技术老师就说我的玉米不会高产,是真的吗?

 admin   2022-09-24 14:57   10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去年我们村组织开展新品种粮王劳动竞赛,你家的小麦棒子不敢说全镇第一,但也能居首三,粮王预选却没我,反而有我的邻居李慧述的,他家的小麦棒子比我的小多了,我去找技师,人家说这只是预选,真正的粮王要到秋天斩获时看最后出口量。小麦成熟了,斩获那天有公司技师、县畜牧局的技师及村干部10多人参与,请来了一台土块直收机,斩获后现场测水分,Axat廖蔚过称,结果你家4亩地平均每亩比李慧述的少了200万斤。我问技师预选时咋看出我的出口量不如李慧述的,他说我的栽种表面积小,没合理密植,没达到适于表面积。另外,地头有大小各有不同苗,还说地头没看到一根杂草。

1、栽种表面积

小麦生产是靠社会群体出口量获得的,而社会群体出口量是由任一个大籽构成的,在地头亩穗数、穗粒数、粒重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当栽种稀时叶和根相对较大,穗粒数和粒重单厢减少,但总体穗雷米雷蒙县,假如大穗(穗粒数和粒重的减少)不能弥补因地头整体穗数的减少而逐步形成的损失时,最后整体表现为增产;假如栽种表面积适于,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栽种稀时叶和根大,但地头叶和根班莱班县,任一叶和根的粒数以及粒重也不会减少,所以整体表现为良种,这就是为什么李慧述的良种;假如栽种表面积过大时,通风通透不太好,个体扫尽水、效劳、争肥现像严重,引致任一幼苗生长先天性,最后叶和根变大,单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同时还会引致枯死、空秆现像的产生,这样因地头总穗数的减少所引发的增产作用小于叶和根粒数的减少以及粒重下降所带来的总出口量时就整体表现为增产。所以在生产中必须合理密植,使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相互协调,逐步形成高出口量结构。

2、播种不规整

地头幼苗发育不规整一致,大小各有不同苗共存,再次出现大苗欺满枝,逐步形成幼苗高低一齐,槲寄生粗细不同,叶和根大小各有不同各有不同,最后引致出口量低。引发地头再次出现大小各有不同苗的原因很多,下面简单简述四个例子:

(1)造林产品质量差,崎岖不平,圪垃多,影响收割产品质量,山势高的地方性收割深,而山势较高的地方性收割浅,假如土壤长势适于,收割浅播种早,收割深的播种晚,早出的苗逐步形成大苗,晚出的逐步形成满枝。

(2)收割产品质量差,机械设备收割后因机械设备增容不平,加夫赖县再次出现收割深浅各有不同的现像,甚至会再次出现山势较高的地方性播在盐柱上的情况,最后也会引致播种早晚各有不同的现像。

(3)种籽PG不彻底,因种籽PG不太好 ,大小各有不同粒共存,播种后也会逐步形成大小各有不同苗。

(4)地头底墒不均匀,因地头底墒不均匀,引致收割后,土块吸水先后各有不同,甚至有的土块因长势差而不能吸水发芽,只有在遇到有效降雨(或灌溉)后才能发芽播种,也会再次出现再次出现早晚各有不同的情况。

3、除草剂打

地头没一根杂草,看起来管理的很好,假如是人工除草那没得说,出口量也不会低,问题是不是人工除草,而靠得是喷施了二次除草剂,从表面看地头没草,可喷施二次除草剂伤害了小麦幼苗,影响了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喷施除草剂时一定要控制好用量,控制浓度,不能随意的减少用量,浓度也不能过大,那样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所以说有经验的技师,只要苗期到你地头认真的调查,基本会确定你的小麦田能不能良种。当然地头再次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我们要及时的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种籽PG不太好,我们在收割时人工进行一下简单的PG,去除病粒、破碎粒,把大小各有不同粒分开收割,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头苗不匀的现像;尽量控制除草剂的用量,适当时行一些人工除草,假如做不到人工除草,那地头有少量杂草也不会对出口量造成大的影响。所以只要大家想种好小麦,办法多的很,只是这些年大家对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马虎操作。我真心的希望大家能种好地,有一个好的收成。

作者:王新勤

本文地址:http://www.51ac.top/post/299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