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北京65岁老年证可以免费乘哪些公交车
- 2、我国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法律法规有哪些?
- 3、2019年福建先行探索农村养老模式
- 4、各地有哪些关于老年人的照顾服务项目和福利措施?
- 5、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什么
- 6、如何推动各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
北京65岁老年证可以免费乘哪些公交车
根据相关政策,北京65岁老人持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可以免费乘坐市域内地面公交,也就是说北京市65岁以上老人不可以免费乘坐地铁。
相关政策:
关于《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完善养老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规定:
为扩大社会优待服务范围。将享受本市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的对象范围,从本市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调整为本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重点在市域内地面公交、公园等公共服务方面,扩大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范围、提高优待服务水平。
在老年人出行重点线路和重要活动场所,加大无障碍公交车辆配备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加强老年人活动集中场所的大人流管理与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委、市旅游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园管理中心、市老龄办,各区政府)
扩展资料:
养老助残卡领取说明:
领取条件:
1、具有本市户籍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2、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办理《居住证》的60周岁及以上的外埠老年人
所需材料:
1、京籍老年人(包括京籍离退休军人):持户口本、身份证原件,以及近期一寸标准白底彩色照片一张进行申请。
2、外埠老年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居住证》的原件,以及近期一寸标准白底彩色照片一张进行申请。
3、地点:北京市农商银行营业网点申请办理
4、时间:2017年1月1日起
参考资料来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完善养老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养老助残卡办理指南
我国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条: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至三百七十一条关于居住权的规定,(如老年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是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而制定的。
2019年福建先行探索农村养老模式
福建省先行先试探索农村养老模式
1 0月31日,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和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22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这是继9月省老龄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又一重要文件,对进一步落实好包括广大农村老人在内的老龄优惠措施和规范全省农村基层老协会,推进农村居家养老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实践,出台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或试点或示范推行各类农村养老模式,较好缓解了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对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武平: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初,武平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目前已让全县97个建制村3.5万名老人享受到便捷、亲情化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站数量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居第一。
该县建立村级老协会组织;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领导机构,有专门办公场所、专人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服务项目细则;并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上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武平还建立老人健康档案,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探索服务站运行长效机制,组织成立村养老助老基金,并列入当年考评验收标准,以解决养老服务持续运转经费问题。
晋江:政府购买项目服务模式
今年头10个月,晋江市投入300万元在原有176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继续新建3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急等方面服务。
晋江市采取政府购买项目服务的方式,委托3家社工服务机构,为建站工作提供专业辅导和服务支持。此外,晋江市将投入40万元提升原有15个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进一步发挥作用。计划到,晋江全市有条件的村(社区)都将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同时,在农村全面建立村助老志愿者队伍,为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 心理 疏导、临终关怀等义务服务。
德化:党支部+老协会+互助组模式
德化县自底,总结推广由南埕镇许厝村老人互助组做法基础上,建立起党支部+老协会+互助组工作运行体系,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目前全县每个建制村均已建立起一支以低龄、健康老人及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老党员、离任村主干等人员组成的老人义务互助小组。互助组依托村文化室、老年学校和老年活动室等场所,成立留守老人服务站,并配备专兼职管理员,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障、法律维权、文化教育等服务。同时,互助小组成员每人挂钩联系2—3位留守老人,实行每周一至两次上门定期走访,及时掌握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专人专门进行看护、护理。
尤溪:搭建平台+创建基金模式
尤溪县结合各乡村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他们搭建平台,争取到全国老龄委在尤溪西滨镇西洋村等乡村设立20个“幸福养老大课堂”教学点,与分布在全县农村的227所老年大学和294个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室)形成学习活动网络,让农村居家养老的老人实现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
尤溪县还发动有条件的村创建老年基金会或将村企部分资产收益划拨老协会,用于农村居家老人养老金补贴和养老服务。
各地有哪些关于老年人的照顾服务项目和福利措施?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为老年人提供利益。《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3号)要求在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制定和实施老年人护理服务项目,鼓励地方政府丰富护理服务项目,创新和优化护理服务提供方式。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对经济困难高龄、残疾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对于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特殊扶助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护理服务项目的意见》(国办发〔2017〕52号)确立了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建立经济困难和残疾老年人补贴制度,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安装电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第三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提倡邻里间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 鼓励慈善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倡导老年人互助服务。
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什么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国家保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以实施非学历教育的老年人学校教育和其他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为主,其中,老年大学是我国老年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国家的责任,为了保障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落到实处,《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20-2020年)的通知》(〔2020〕74号)提出,近期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通知提出,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如何推动各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
在民政部2月24日举行的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黄胜伟介绍,近期,民政部、公安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
黄胜伟提到,农村留守老年人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年人现实问题,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该《意见》。
《意见》突出强化家庭在留守老年人赡养与关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总结吸纳基层实践经验,《意见》进一步强调家庭子女和其他赡养、扶养人要依法履行对留守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避免生活不能自理的留守老年人单独居住生活;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赡养义务人可与亲属或其他人员签订委托照顾协议,并向村民委员会报备。对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